“悲观厌世”是终审(一审)法院在判决书中给吴谢宇的定论 ,这四个字拼凑出了他的维持作案动机。但在弑母后 ,死刑弑母吴谢宇却似乎变了性格:从逃亡,原判到接受审判时表示后悔,后吴再到给亲友写信求“活路”,谢宇八年的求生时间里,他更倾向于“积极求生”。终审
5月30日,宣判现场。死刑弑母 图源:福建高院
5月30日上午9时许 ,原判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吴谢宇故意杀人、后吴诈骗、谢宇买卖身份证件上诉一案二审公开宣判,求生裁定驳回上诉,维持原判。
新京报此前报道,2021年8月26日上午,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吴谢宇案一审公开宣判 ,以被告人吴谢宇犯故意杀人罪 、诈骗罪 、买卖身份证件罪,数罪并罚 ,决定执行死刑 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,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三千元。
法槌声落,吴谢宇的“双面人生”迎来结局 。
案发前,他曾是众人口中的完美学神,优秀 、聪明 、自律、阳光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;弑母一案后,他作为凶手的另一面几度被公开挖掘、剖析:选择在特定的日子用他认为“减少痛苦”的方式杀害母亲 ,虚构“母亲陪他到国外交流学习”诓骗亲友,满足生理需求的过程中爱上性工作者,在酒吧做过男模,还在赌博机前连续几晚消费几十万元……
“悲观厌世”是(一审)法院在判决书中给吴谢宇的定论,这四个字拼凑出了他的作案动机。但在弑母后,吴谢宇却似乎变了性格:从逃亡 ,到接受审判时表示后悔,再到给亲友写信求“活路”,八年的时间里,他更倾向于“积极求生” 。
拒绝精神鉴定申请,只想活着来赎罪
福建高院认为,吴谢宇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、诈骗罪、买卖身份证件罪 。吴谢宇因自己的错误认知产生杀母恶念,作案前精心预谋 ,准备作案工具,谋划杀人手段以及对作案现场的布置和清理 ,作案手段极其残忍 ,作案后伪造谢某某笔迹制造谢某某存活的假象骗取亲友钱款 ,网购他人身份证件并毁坏随身手机卡以逃避侦查,将骗得的钱款用于挥霍 ,毫无认罪、悔罪之意。吴谢宇的行为严重挑战法律 ,违背伦理道德 ,践踏人类社会正常情感 ,社会影响极其恶劣,罪行极其严重 。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,证据确实 、充分,定罪准确 ,量刑适当 。审判程序合法。裁定驳回上诉 ,维持原判。对吴谢宇的死刑裁定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。
5月30日的终审宣判结果中 ,法院还提到 ,综合全案证据,吴谢宇作案时具有完全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 。此前,在新京报记者获得的吴谢宇案二审辩护词(初稿)中 ,辩护人曾表示 ,“不要杀死一个精神病人。”
对于是否应为吴谢宇做精神病司法鉴定这一点,检辩双方一度各执己见 。在辩护词中 ,辩护人认为 ,吴谢宇具有精神病家族史 ,其作案动机和过程有悖常理,“非精神状态正常者所思所为 ,若不进行相关鉴定,无法排除合理怀疑。”而在5月19日的二审庭审过程中,有媒体报道称,一位旁听人士透露 ,检方并不同意为吴作此鉴定 ,检方认为,吴为实施故意杀人犯罪,经过长时间预谋 、策划 ,主观恶性极深,犯罪手段残忍。福建高院未当庭对此争论作出明确表态 ,仅表示“记录在案” 。
新京报记者曾就此采访过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 、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理事刘长 ,其表示,该案中吴谢宇虽自称心理有严重问题,且出于保护目的实施犯罪,但就目前信息来看 ,吴谢宇的犯罪动机不足以被认定为精神病人作案,从而减轻量刑 。“如果作为辩护思路,成功率也不高,获得司法机关认可的可能性也不大 。”
至于吴谢宇本人,据媒体报道,他不但没有使用“精神病”类字眼进行自辩 ,甚至在一审时拒绝了律师提出的精神鉴定申请建议。
在二审庭审过程中 ,吴谢宇对检方指控的犯罪事实及罪名均无异议。庭审现场 ,他垂头啜泣,向法院认罪,表示后悔,不想被判死刑 。他的辩护律师郑晓静在庭审后向封面新闻记者表示 :“二审庭审中吴谢宇的求生欲望很强,他想活着来赎罪。”
5月19日 ,二审庭审现场 。 图源 :央视新闻
一审后上诉 ,写信给亲友求“活路”
2020年12月24日,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审理吴谢宇案。在那次持续4个多小时的庭审过程中,吴谢宇也是同样的痛哭 、后悔。当时,他还称,自己正在将自身经历写成书,希望大家引以为戒。之后这几年 ,他也确实专心于自述的写作中。
2021年8月26日,福州中院依法对被告人吴谢宇故意杀人、诈骗 、买卖身份证件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 ,以被告人吴谢宇犯故意杀人罪 、诈骗罪 、买卖身份证件罪,数罪并罚,决定执行死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,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三千元 。
一审宣判后 ,吴谢宇表示上诉。不久,他接连给舅舅 、阿姨以及被他骗过的父亲的朋友写下超万字的亲笔信 。在信中 ,他讲述了自己儿时成长、学习、父亲病逝、作案弑母 、诈骗亲友及归案后的过程和想法。其间,他反复向亲友表达自己的忏悔之心 ,希望获得他们的谅解 ,争取“一个活下去的机会” 。
在媒体披露的部分内容里 ,他写道:“我才27岁啊,我真的还能做好多好多事情啊!”“我真的不甘心,我这辈子就以这么个可恶、可恨、可悲 、可耻、可鄙的罪人收场!”“如果你们不肯谅解我的话,那我怕是没希望了。”他还强调,自己还能为社会做很多事情,就算在监狱里度过下半生也心甘情愿 ,“我想要活下去 !我是真的无比渴望活下去 !”每一篇信件末尾,他都以同一个落款署名:“不孝逆子吴谢宇”。
新京报此前报道 ,吴谢宇归案后,舅舅和其父亲的朋友曾出具对他的谅解书 。然而 ,法律专家刘长认为,家属的谅解属于酌定的情节,不一定适用于宽严相济的司法政策 。考虑到吴谢宇极端恶劣的犯罪手段和后果,该案不会因此减轻量刑。
弑母后放弃自杀念头,“那个世界根本不存在”
吴谢宇在供述及信件中多次表露,父亲吴志坚离世给他造成了难以预估的影响 。
2010年1月3日,吴志坚因肝癌在老家去世,妻子谢天琴和儿子吴谢宇都没能见到他最后一面 。吴谢宇的高中好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,2013年暑假 ,在北大读了一年书的吴谢宇曾告诉他,觉得大学很压抑,没有能够说话的朋友,想自杀。
吴谢宇大学时期照片 。 新京报资料图
吴谢宇在一审庭审中供述称,他看了母亲的日记和信 ,感觉她活得很累 ,但他并未与母亲沟通过这些情感,自认为母亲也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。到了2014年 ,他的心理问题愈发严重 ,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,也因此每周去医院接受治疗。
吴谢宇在庭审中也说起 ,他曾多次产生自杀念头,有一次在酒店想要跳楼,由于顶楼窗户封死未能实施。他怕自己死后母亲一个人更难受 ,因此决定把母亲杀死后自杀 ,带着母亲一起去天堂见父亲 。
他在供述中回忆了自己的作案细节,2015年7月10日 ,他趁母亲弯腰脱鞋时 ,用哑铃重击其头部 ,避免母亲死亡过程过长 、太痛苦 。之所以选在这一天,是因为从这天起,身为中学教师的母亲正式放暑假 ,此外,这也是他生日(10月7日)倒过来的日子。
吴谢宇和母亲的住处 ,也是案发现场 。 赵朋乐 摄
但事后他并没有选择自杀,而是开启了长达近4年的逃亡生涯 。在此期间 ,他向亲友隐瞒了母亲已被其杀害的真相,谎称谢天琴陪同其出国交流学习 ,以需要生活费、学费、财力证明等理由骗取亲友144万元 ,并挥霍 。为隐匿身份 、逃避侦查 ,吴谢宇还购买了10余张身份证件。
据南方周末报道 ,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下旬 ,有6名性工作者曾向吴谢宇提供服务,他在上海与一名性工作者确立恋爱关系,并试图将身上最后的8万多元给对方,对方没有收下 ,而他也继续逃亡 。他在湖南衡阳认识了另一名性工作者,接着在2016年9月左右逃亡到重庆,先后在三家KTV上班做“男模” ,并交了新女朋友 。直至2019年4月20日 ,他在重庆的机场被警方抓获。
至于自己为什么没有自杀 ,在南方周末记者拿到的自述材料中 ,吴谢宇表示从妈妈离世的那一刻起,自己一下“顿悟”了:
“那个世界根本不存在 !这个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世界啊 !人死了 ,就没了,永远消失了 ,根本不会去什么那个世界!爸爸不显灵,他没有现身阻止我,根本不是我以为的‘爸爸默许我这么做啊’!”
新京报记者 | 薄其雨
编辑 | 彭冲
校对 | 刘军